跳到主要內容區
鍾喬 駐校藝術家總覽
4 1
4 2【個人簡介】
鍾喬,本名鍾政瑩,生於1956年,台灣苗栗三義人,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差事劇團負責人。一九八零年代中期,接觸了鄉土文學論戰與左翼思潮,接受陳映真先生影響,先後參與《夏潮》雜誌與《關懷》雜誌,曾擔任《人間》雜誌主編;九零年代後,和菲律賓、南韓等亞洲第斯善界與民眾劇場工作者接觸,成立「差事劇團」,並推動具有民眾戲劇性質的社區及市民劇場。曾編導小劇場作品《記憶的月台》、《海上旅館》、《霧中迷宮》、《潮喑》、《敗金歌劇》、《另一件差事》、《台北歌手》等。劇場相關作品有《邊緣檔案》、《亞洲的吶喊》、《觀眾,請站起來》等文集與劇作集《魔幻帳篷》自一九九0年以降,「差事劇團」即以一套風行於亞洲各國的民眾劇場教學法,在台灣社區的城鄉展開以劇場工作坊為主題的社區教學活動,並與亞洲各國的戲劇團體展開長期的聯絡。民眾戲劇強調過程的學習,透過劇場的互動,達到教育、溝通和共同成長的目的。在表演美學上,民眾戲劇(People’s Theatre)是一種從現實出發,並融合在地歷史與生活經驗,在現代劇場中探索表演美學的戲劇形式。
4 3【駐校期間辦理活動介紹】
「鳳梨急行軍─身體與社區行動工作坊」是一個結合田野調查、環境探索、肢體開發,並用戲劇呈現的工作坊,也是藝文中心與中文系「中文劇本創作人才培育計畫」共同的合作成果。在教育部103年教學卓越計畫的支持下,藝文中心邀請差事劇團鍾喬及李哲宇帶領中正大學各系所的學生組成的「鳳梨急行軍」,自103年10月起,走入三興社區,104年底已於校內外進行四次的演出,並由藝文中心出版《與村民共舞:鳳梨急行軍與三興村的故事》一書。103年秋,急行軍走訪了三興村內的陳氏宗祠、龍泉溪、古厝,探索被遺忘的故事和歷史,冬至前一日,從中正大學校門口出發,行至百年的龍眼樹下以及赤牛居內的廣場進行民眾劇場演出,更獲得當地居民熱烈肯定。翌年春,急行軍們透過讀書會閱讀更多的理論,同時也分組進行田野調查,聽居民的故事,並將所採集的口述史形成劇本。5月底邀請三興村民進入學校觀看《三興村的滋味》,搬演貼近村民日常生活的故事,如缺水的古傳說、鳳梨種植緣起、不同世代對於生活喜悅與焦慮,透過學生的演出,讓村民驚呼與感動。104年10月,藝文中心推出《與村民共舞:鳳梨急行軍與三興村的故事》小書,將急行軍們所做的田調、演出劇本集結成冊,送給全校教職員、三興村店家及嘉義文化據點閱讀。10月於校內演藝廳上演《三興村的滋味》戲劇演出及映後座談,以戲劇及深度探討的方式,讓觀賞者更加認識鳳梨急行軍。104年12月,急行軍的第四度演出,加入了新成員,並在舊有的基礎上誕生了將近20篇的田調。劇本進行改編並融合「鼓花陣」,再一次的回到故事的起點三興村,將從村子裡採集的故事呈現給三興村民。